新理念传承老工艺 核雕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16-06-08 17:24 阅读:606

       核雕,一种在果核上进行雕刻塑形的艺术,之所以能够绽放出如此艳丽的色彩,还在于其于平凡之中现匠心、方寸之中见神奇、细微之间呈巧作的独特魅力。

 

       核雕艺术历史悠久,明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驱凶避邪的祥符功能向赏心悦目的把玩遣兴的转变,至近代则由诗意化的独立作品形式转变为具有一定宗教功能的佛教念珠,再一次改变了核雕清赏雅玩的属性。在当代,核雕成为文玩市场的新宠,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审美诉求,形成了“南工”和“北工”两个不同的工艺风格。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80后”核雕师、“北方学院派”的代表人物——卜云鹏。他凭借着全新的视角与构思、立体写实的造型与刀法,塑造了众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众多核雕收藏者们眼中炙手可热的藏品。

 

      不断创新,传承技艺

 

       如今,现代社会科技不断进步,和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商品相比,单纯手工的雕刻虽然质量好,但是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而且,手工艺术,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之后,很多已经失去了时代意义,没有能同当今的文化和流行元素紧密结合。文化载体虽然底蕴丰厚,但是表现形式往往还是老古董,如此一来,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吸引现代人的眼球。在眼球经济时代,很少有人再去考虑艺术品的历史价值,美观、时代感成为其流行的重要因素。

 

       卜云鹏就紧紧抓住了时代的潮流,他不仅研究了“南工”的核雕风格,把南北核雕风格相融合,还“剑走偏锋”,发扬学院派的特点,把现代理念和工艺相结合。在他看来:“创意是灵魂,技法是手段。在现代社会要想成为行业的翘楚,除基本功外,拼的就是想法。要实现艺术与实际生活的对接,创作灵感就要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现状。”传统核雕的题材多是罗汉、佛陀造像,并以南方见长,而北工学院派代表卜云鹏却独辟蹊径,在技法之外,谋求“雕出更有创意的核”。因而,这位年轻核雕师的作品里,既有和尚与尊者,也有评书大师和相声演员。


       “不走寻常路”是卜云鹏的思想指南,他首创出了“分体式”核雕,将两个橄榄核“拼接”在一起,雕刻出人物的整体形象。他创作的两组分体式核雕作品《西游新记》和《传承》,获得了“琢艺杯文玩雕刻艺术品大赛”金奖。

      

        坚守梦想,活态传承


       “非遗”传承人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记忆,一种文化的符号,他们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随着社会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已经走进历史的尘封中,但是只要有“活”的传承人存在,传统的优秀文化就会永存。非遗技艺,最宝贵的就是活态传承,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持续传承为重点。2007年,卜云鹏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为一些热爱核雕艺术的年轻人提供一个空间,共同去享受核雕创作的过程,体会其中的快乐。让核雕艺术焕发生命力。


       对于核雕工艺的传承,在卜云鹏看来最大的难处就是核雕技艺学习周期长,一些人本来有点兴趣,但见短期内没有成功可能,便望而却步。真正能做的手艺人太少, 想要在核雕工艺上有所成,不光需要大量的实践去积累与沉淀,还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去历练。卜云鹏能做的就是不断的鼓励徒弟,并且以高价购买徒弟的作品。这样的做法增加了徒弟的信心,而且也减少了他们在生活上的压力,从而能够专心的学习和制作核雕。


       文明的传承固然应该以人为本。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如此,要让文化遗产更好的得到发展,就要让艺术与现代化,与市场结合, 用新理念和方式传承下去。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