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文化苏州”中的文艺、学术与大学

2016-05-24 13:37 阅读:279

文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唐文治书院院长。哈佛-燕京访问学者,《文学评论》编委,教育部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有: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兼作协主席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学术论著有《作为问题的八十年代》《中国当代散文史》《“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思想事件”的修辞》《莫言王尧对话录》等,主编《文革文学大系》《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新人文对话录”丛书和“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等,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文学评论家奖等奖项,应邀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京大学等校作学术讲演。另出版散文随笔集《错落的时空》《询问美文》《脱去文化的外套》《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和《纸上的知识分子》等。

与苏州在全国的地位相比,文化仍然有很大成长空间

苏周刊: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您当选苏州市文联主席、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之后,我们这次对话一定有丰富的内容。还要祝贺您入选2013-2014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知道您工作忙碌,但我们的对话也有助于读者了解您的一些想法。

王尧:我是《苏州日报》的老作者,应该感谢你们。如果按照你的划分,我的社会角色大概是三个,学者、大学管理者和文艺工作的组织者。但我想,这三个角色应该统一在知识分子这一身份上。为了对话的方便,我们不妨从这三个角色出发讨论一些问题。

苏周刊:之前您已经兼任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和市作协主席,这次文联领导班子调整后,您兼任主席,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精力,来承担您所说的那种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王尧:这些兼职,都不在我的生涯规划中,人有时候无法选择。我首先要感谢苏州市委对我的信任,感谢文联委员们对我的信任。在文联全委会上,我说虽然兼职,但觉得责任重大。文学研究是我的专业,但专业研究中无疑包含了我对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理想、抱负、情怀和责任,应当为苏州市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尽些绵薄之力。

在《苏州日报》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座谈会上,我提出了“文化苏州”的概念。苏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吴文化一直是苏州发展的基础之一。当代苏州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可以说处于全国前列,这一发展给苏州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社会发展应该是整体的,而不是畸形的。如果没有“文化苏州”,苏州是残缺的苏州。我曾经举例说,现在能够说出唐朝某个年间GDP的人很少,但很少有人不会背诵一首或者一句唐诗。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苏州在明清时期曾经是文化的中心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也有一批文学艺术的巨匠和学术大师。近30年,苏州的文化也在发展之中,文学艺术各个门类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了像陆文夫、范小青这样在国内有影响的小说家,其他门类也有不少杰出人才。但与苏州在全国的地位相比,与苏州的历史相比,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仍然有很大成长空间。我们有传承的责任,又有创新的使命。当年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校长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套用这样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说,所谓现代化苏州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文化之谓也。无论是老苏州人,还是新苏州人,都应当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代人在文化上给历史留下什么。而且,我们应当看到,一体两翼的苏州,不仅是个空间的问题,其实也是个文化问题。新的移民,新的企业,新的学校,都给这座城市的文化结构带来了大的变化,单一的文化结构受到很大冲击。文化苏州的建设也面临着转型、整合。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