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的数量不同跟佛学有什么关系吗?

2016-09-13 14:01 阅读:1441

核雕手串有不同的颗数,当然也具有具有不同的含义,小编整理了一下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才能粗略的回答核雕的数量不同在佛教中有关系

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而这个也是我们能接触到的核雕长串数量最多了吧。

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核雕数目为四十二颗的在市面上是很少见的,可能只有佛学信徒才会有所涉猎吧。

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而十八颗也是我们生活中所能见到的比较寻常的核雕手串了。


       相信对佛学研究比较深的读者也不一定会充分了解到这么多核雕手串的数目跟佛学的关系吧,但是世界太大了,相信会有我们没有了解到的更多关于佛学跟核雕之间的关系。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